这就是属于大汉朝独有的人利,人口数量众多,那按照几率来说出大才能之人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这点,别国甭想比下去。
刘拓还知道,在西域,在欧洲,可能动用个几百人几千人就是灭国之战,搁在大汉朝试试,光是老百姓就能灭了你。
所以,刘拓要尽可能的传播学识,长安图书馆就是他迈出的第一步。
以后,还早着呢。
还有一点,眼下那些勋贵皆不知长安图书馆会带给大汉怎样的改变,不然,刘拓怕是开不起来这座图书馆。
早先有先帝的威慑在其中,诸人皆以为又是另外一座太学学馆,殊不知,两者大相径庭。
太学是勋贵之子才可进入,聆听大儒讲解经书等,而长安图书馆,则是朝着大汉朝底层人而去,希望对开化民智有大作用。
这般做的后果便是挤掉一些勋贵之子的官职,也会触及这些勋贵的利益。
俗话说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刘拓无形之中动了长安城,乃至于大汉朝的所有勋贵的奶酪,想必讨不了好。
对于这点,刘拓却是不惧。
一个人要想做出点事,走一步看n步纵然是好事,可也极大的阻碍了他前进的步伐。
刘拓不管前方会有什么,踏过去就是了,踏不过去就杀过去,杀不过去就死在冲锋的路上。
唯唯诺诺,从来都不是刘拓的个人作风。
时间差,刘拓要打好这个时间差,在有限的时间内去做无限可能的事情。
等到那些勋贵看见这个本质的时候也就晚了。
就是不知道,先帝刘彻有没有看透长安图书馆的这个隐藏的性质,如果看透了,那事情就好玩了。
马车行驶时间不长就到了长安图书馆门前。
刘拓走下马车一看,长安图书馆门前确实是很热闹,不过其中还是要数文人士子多些,而自己想象中的平民之子却少得多。
不怕,慢慢来,总会有人来的。
刘拓不怕人少,一个两个三个,总会有成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