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起一根手指,“因为第一,这件事的确做的不对;”

    竖起第二根手指,“第二,事情闹到吴七跟前,照他以往表现出来的行事作风,不喜欢这种行为,连带可能影响对舅舅兼举荐人武俊江的观感。”

    不管吴越是不是真的认同,但他年轻新上位,必然要拿出与吴岭不同的东西。

    吴越选择的第一条道路已然显现,严明军纪。

    段晓棠点点头:“有可能。”

    祝明月:“武俊江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去应家把道理讲开,给应嘉德一个教训,长个记性,态度摆出来就好。”

    武俊江不是细腻人,应该没考虑过那名无辜女子的安置,他的重点从始至终都是应嘉德。

    “结果应家父母选择包庇,后面转去窦家,无非应家冥顽不灵,而且不尊重他,企图让岳家参与施压。”

    戚兰娘补充,“可能还有点破罐破摔的意思,把事情闹大。”

    亲舅舅去对另一个姨母兼未来岳母,说外甥全家人品不好,亲事缓一缓,指责该有多重。

    而武俊江之前费尽心思,拉拔外甥入右武卫,还不是因为亲戚关系太瓷实。

    结果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两幅面孔。

    这一点祝明月有点怜惜武俊江,“一个正常人,连续和几个蠢货说话,是会被气到的。”

    武俊江又不是要明正典刑,只是要个态度,往后在吴越面前好交待。

    应家小惩大诫,哪怕背后只罚酒三杯也行,毕竟这件事早压下去了。但应家夫妻选择无脑包庇,彻底激怒他。

    赵璎珞:“武将军恐怕也没想到,他堂姐这么果决。”

    武俊江和应家的纠纷还可以说是矛盾,但窦家退婚,就是彻底撕破脸,不打算要这门亲戚了。

    家族人一多,不可能每个人都知根知底,能把人认全就不错了。

    同床共枕的夫妻,还知人知面不知心呢。遑论隔房的堂姐妹,宅门一关,万事不知。

    应嘉德婚前有妾,窦家应是知晓的,但之前恐怕不知是强抢进来的。

    祝明月纠正说法,“不是他堂姐,是整个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