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星辰文学>修真仙侠>太平记 > 第17章 背景
    “你说的窦武可是‘三君’之一?”魏聪脑子里灵光一现,小心翼翼的问道。

    “不错,正是这位!”曹操笑道道。

    任何一个东汉末年的有志青年可能不知道三公是谁(毕竟梁氏被灭后,宦官当权,十个三公有六七个都是拍宦官马屁爬上去的,还有可能是花钱买来的,少有德高望重的人物),但没人不知道“三君”,“八俊”、“八顾”、“八及”、“八厨”的名字,魏聪这些天耳濡目染,自然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些都是士大夫中品德高尚、气节刚直,有极大号召力之人。而其中的三君(窦武、刘淑、陈蕃)不但德行高,而且身份地位十分特殊。

    这三人中陈蕃是当时的太尉——三公之一;窦武是东汉开国功臣窦融的玄孙,窦氏世代与天子联姻,东汉一朝一共出过两任皇后,窦武出自这样的显赫家族,自己年轻时却专心于学问,长于经学,不出仕为官,在大泽中传授门生,有门生数百人,身兼大儒和外戚勋贵的双重身份;解渎亭侯刘淑是东汉宗室疏.

    窦武、刘淑、陈蕃三人中地位身份最低的陈蕃就是三公之一,窦武不但出身世代与天家联姻的外戚勋贵家族,而且自己还是以德行和学问闻名天下的士人首领,后来凭借女儿当上了大将军,在汉桓帝死后成为了实际上的帝国执政者。

    不难看出,从汉桓帝晚年最后一次选择皇后到选择下一任继承人,是东汉士大夫集团的一次反击,而且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邓皇后死后天子试图册封田贵妃为后遭到外朝群臣反对——窦武的女儿当上了皇后——桓帝死后窦武借助女儿的帮助,依照惯例成为大将军,掌握了内朝)。如果不是建宁元年窦武、陈蕃图谋诛杀宦官失败,爆发了第二次党锢之祸,士大夫集团就提前二十三年彻底击败了宦官集团。

    魏聪虽然不知道在接下来几年时间里雒阳城内的波谲云诡和兵凶战祸,但是他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在黄巾之乱爆发前,跟着党人混和宦官对着干都没有好下场。那位窦武别看现在风光无限,但早晚没有好果子吃,要想翻身,那得等到黄巾之乱,天子不得不解放党锢,士大夫们掌握了中枢兵权之后的事情。自己现在应该做的是明哲保身,距离权力中心越远越好。

    看到魏聪不动声色,曹操眼中闪过一道异光。他少时便擅使权谋,操弄人心,他抛出皇后乃是窦武之女这个消息来可不只是为了那五百万钱,还有更深的用意。这魏聪虽然对自己的来历隐晦莫深,避而不谈,但从其平日的言行举止来看,多半倾向党人集团。对付这样的人与其以利禄相诱,不如告诉对方我也是同路人。曹操方才其实说了一个有意无意的谎言,当今的皇后的确是窦武之女,但那五百万钱却是上一任皇后放在曹腾手里的,与窦武没有半点关系。当然这个谎除非魏聪自己去问窦皇后,否则绝不会被揭破。可曹操说完后,魏聪还是一副不置可否的样子,倒是有些出乎曹操意外了。

    “是我猜错了他的来历,还是此人的城府太深,没有表露出来?”曹操心中暗忖,口中却说:“孟德,你手下有个叫赵延年的吧?他杀的曹无咎便是那五百万钱的来处,你若将此人交给我,家祖便能在皇后面前提一提你了!”

    “赵延年?原来是为了这个!”魏聪松了口气,只要曹操开了口,自己就好应承了:“阿瞒是想从此人口中得知那五百万钱的去处吧?此人性格倔强刚烈,若是交于你,只怕问不出什么来,反倒弄出个鱼死网破便不好了,不如让我一同去问,如何?”

    “这——”曹操闻言一愣,想起赵延年灭人满门的事情,觉得魏聪说的也有道理,便笑道:“也好!”

    魏聪叫来赵延年,寻了个僻静之处,径直道:“延年,这位曹公子乃是京城来的,他有几件事情想要询问你,你要如实回答!”

    “喏!”赵延年看了一眼曹操,点了点头。

    曹操咳嗽了一声:“你当初灭曹无咎满门,家中财货却不翼而飞,可有此事!”

    “我没有灭曹无咎满门!”赵延年沉声道。

    “哦?那为何县里你的卷宗你是这么写的?”

    “曹无疚外间给他生下孩子的娘们光是我知道的都有三四个,我哪有这个本事灭他满门?”赵延年冷笑道:“再说了,当初我想离开新野去南方谋生,途中便遇到刺客伏击,这个魏郎君是知道的,若是我把他满门都灭了,还会有人会出钱出人冒死伏击我?”

    赵延年的话解除了魏聪的疑惑,他一开始还以为汉代的风俗就是这么彪悍刚直呢,一个放高利贷的被杀了,他的族人就出钱出人来报仇。现在看来,幕后的指使者应该不仅仅是死者的族人这么简单。

    “延年,当初你从曹无咎家中可有拿走些什么?”

    “有!”赵延年点了点头:“我当初提刀杀入曹宅,便拿走了曹无咎身上的腰囊和玉佩,准备当做路上的花费。”

    “哦,这些东西现在在哪里?”曹操眼睛一亮,赶忙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