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柳憕也不会就此便轻率地认为王扬完全不通诗。不过以王扬的年纪,和他在经学、玄学上的功夫推算,此人大概是没多少时间花在作诗上的。

    像王融那种百艺俱通、过目成诵的天才,天下能有几人?他王扬差得还远呢!

    更重要的是现在比的当场作诗。

    速度很关键。

    如果要比慢思求精,字斟句酌,柳憕还真未必这么有信心。

    但如果比的口能如心,一挥而就,那王扬岂是自己对手?

    巴东王惊喜道:“这么快!孔先生,你为大家念一下吧。”

    孔长瑜拿过纸张,先快速地扫了一眼,点了点头,念道:“

    翠眉初弄舞,玉骨乍成妆。

    都识莫愁女,年今未嫁郎。

    一唱吐秀口,丹唇启微张。

    二舞舒广袖,飘风回雪扬。

    三奏别离曲,弹指出清商。

    四念天涯远,哽咽弦难张。

    镜波微映泪,花片细浮香。

    不堪明月照,谁倚北风凉?

    暮色短,相思长,金波夜流光!

    十年君不见,可曾断君肠?”

    孔长瑜念罢,治中从事殷昙粲道:“世传陈思王有所造作,若成诵在心,借书于手,而无思虑停滞,今柳四公子援笔立成,比之陈思也不遑多让啊!”

    司马席恭穆也赞叹说:“早闻柳家四郎有敏速之才,下笔成章,文不加点,今日一见,果然非同凡响!”

    谘议参军江愈跟着捧场:“十年君不见,可曾断君肠!不写己之肠断而问君肠如何,立思新巧。有古乐府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