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工程建设这种事情,动不动就是三年、五年为时间单位。
就拿范仲淹当年建议修建的捍海堰吧,长三百公里,从天禧五年动工,一直到天圣四年才完工。
彼时,范仲淹早就已经调走,并且连新履职的官职任期也要结束了……
这就是工程的好处了。
背锅有别人,好处自己拿。
而且,因为不会涉及任何国家纷争、派系斗争,所以在正治上百分百安。
是一个合适的落子之地。
所以,赵昕只是稍作推辞,就在王闻的‘再三恳请’之下,勉为其难的答应了下来。
然后,他就问道:“王卿,修造案今岁已经开工的工程底子,卿可带来了?”
王闻马上就道:“回禀国公,臣都带来了,此刻就在殿外,国公可要观览?”
赵昕点点头。
于是,王闻立刻拜道:“请国公稍候片刻……”
不一会儿,他就带着人,将一个大箱子,抬了进来,放到赵昕面前,打开,拜道:“国公,此修造案今岁诸般事务底子……”
赵昕看着那堆满了文书的箱子,顿时就有些头大。
无奈,他只好问道:“沿边訾寨的底子在那里?”
王闻于是在箱子里翻翻找找,很快就拿出了四本厚厚的册子,递到赵昕身前:“国公,此府麟路、麒延路、泾原路、环庆路、秦凤路等沿边州县所呈今岁訾寨情报及修造案备修、备建名册……”
赵昕接过来,点点头,然后打开这些文书,看了起来。
于是一个个在他前世如雷贯耳的西北重镇映入眼帘。
刘璠堡、清涧城、莲花堡、瓦亭寨……
这些大宋沿边军寨的大小、规模、城墙高度、厚度、城市水井多少以及粮仓、守备军械的情况,部都被如数记录在这些文册上。
不夸张的说,元昊要是拿到这四本文册,那么,大宋沿边五路虚实就部落到他手里了,他可以为所欲为的随意进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