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荣到达聂政的暴尸之处后,认出了自己的弟弟,大哭。聂荣对围观者说:“这是我的弟弟聂政,他受了严仲子重托来刺杀侠累。为了避免株连我,竟然自破面相。我不能连累聂政的声名啊。”然后聂荣哀恸而死。
根据索隐对《史记》的注解,聂荣显然误会了聂政的意图。聂政这么做的目的是保护严仲子,而聂荣以为是为了避免连累自己。
但聂荣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是
“以列其名”,以避免聂政成为无名刺客。聂政刺杀侠累应该是当时非常有影响的政治事件。
晋﹑楚﹑齐、卫等国的人听说此事后,赞赏聂政
“士为知己者死”的无畏气概,又赞扬聂荣是烈女,一个弱女子,不惜
“绝险千里”,从而使聂政得以名扬天下。同时又称赞严仲子
“知人能得士”。偏偏无人对侠累的死表示惋惜和同情。买凶杀人的严仲子,是整个事件的幕后主谋。
无论是《史记》还是《战国策》都很中立的提到严仲子与侠累之间的矛盾冲突。
例如《史记卷八十六》里这样说,
“濮阳严仲子事韩哀侯,与韩相侠累有却”。《战国策韩策二》提到,
“韩傀相韩,严遂重于君,二人相害也。严遂政议直指,举韩傀之过。韩傀以之叱之于朝。严遂拔剑趋之,以救解。于是严遂惧诛,亡去游,求人可以报韩傀者。”可见当时两人已经水火不能相容。
但孰是孰非,谁也不知。冯一枫笑道:“姐姐,这名字真好听!”孟怡喜道:“是吗?”冯一枫说道:“恩!”孟怡显得很高兴,说道:“你,你是怎么掉下悬崖的?”冯一枫一听鼻子一酸,将自己在牛棚里所遇的一切包括最后是怎样有被胡旺财赶出来的原原本本的说了出来,关于《广寒秘籍》隐而不说。
孟怡听了大受感动,当下让冯一枫在这里好好养伤,一切等心慈大师回来再说。
一连数日,冯一枫就和孟怡住在了这山峰之上,灵云寺不大,加之修建在绝峰之上,来参拜的善男信女少之又少。
每日除了和孟怡说说笑笑剩下的时间里就是听孟怡抚琴弹《广陵散》,偶尔他也会将那部《广寒秘籍》拿出来瞧瞧,有几次他心中想到赵天杰秦秀英、觉晓、无尘、以及唐家堡的几名弟子都为这部秘籍而惨死,恨不得将这部他看不懂的秘籍烧掉,以免天下人再次为这部经书送命。
但每次事到临头,有改变了主意。他冯一枫见到心慈大师是在他上山一个月后。
一日他如往常一样,早早起来,担起扁担就要到山峰的半山腰去打水,这个伙计本来是孟怡每日所做的事情,自从冯一枫上山后,孟怡便将这个差事交给了他。
他一来平时干活习惯了,二来住在山上的这一个多月里,让他整天无所事事,他还真有点不习惯。
对于孟怡的安排,他到落意接受。这天冯一枫担着满满两桶泉水,朝悬崖边上的灵云寺走去,没走几步,就见一位老和尚坐在山峰的一块大石上,远远的看见了冯一枫朝这边走来,急忙从大块石上站了起来,朗声道:“这位小友,老朽想像你讨点水可否方便?”冯一枫眯着眼睛见老和尚大约八十多岁的年纪,脸上的胡须和眉毛雪白如霜。
但是依然精神矍铄、声如洪钟,面如童颜!冯一枫赶紧放下担子,走过去扶着老和尚的手,朗声道:“老爷爷,这水您不能喝,太凉。您能不能跟着我到灵云寺啊,到哪里我烧水给您喝,您看可以吗?”那老和尚满脸的笑意,朗声道:“好好!”声大如钟,震得冯一枫双耳嗡嗡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