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说损耗,难道原来就没有损耗吗?查处的私盐或许质量不如山海帮自己产的,但绝对没有郭慕白说的那么夸张。郭慕白说挑出来的盐还不足原来的七成,好吧,我就当她说的是事实,按四成的盐耗来算,那么除去盐耗后,每石折合的成本就4贯钱一石,即盐耗成本1600文。”
“再来说过期没售完的还要再重新征税才能出售,总不会全部都没卖完吧?即使都没卖完全部延期重复征税,那每石重复的税费也不过是1200文。”
叶知秋说了长长一串,嘴巴有点干,她舔了舔嘴唇还要往下说,叶知远笑道:“没想到你这么能算,行,我大概听明白了,你直接说结果吧。”
“这些全部加起来,盐引成本2400文加上原来的人工杂费1600文加上人工杂费涨价1600文加上盐耗成本1600文再加上重复征税1200文,就是说~”叶知秋把手又沾了水,在桌上写了一个数字。
叶知远一看,上文写着:8400文。
“每石盐的成本8贯400文顶天了,我还是全部按最大估计来计算的,实际远没这么多。”叶知秋说道。
“既然成本至多不过八贯多点,可为何现今给盐栈的批发价格却要18贯?”叶知远眉头紧皱,甚至有些气愤。
叶知秋无奈地摇了摇食指:“所以刚才郭慕白所说的都是涨价是借口而已,真正的原因不在此。”
“那在哪里?”叶知远问道。
“你想,章大人只是查处了一些私盐作坊而已,但这些私盐可转为官盐了呀,那么整体的产盐量并没下降,为何盐越贵越紧俏呢?”叶知秋说出了心里的想法:“那是因为放出市面的盐数量少了,大盐商把盐都囤起来,这叫囤积居奇。”
叶知远有点不解:“那他们囤起来不是更加会让盐在规定的时间内售不完吗,售不完延期再出售可是要再征一次税的。”
“再征一次税又如何,再征两次税又如何?定价权在他们手头上,大不了把价格一再提高而已。民以食为天,粮食和盐这些民生最基本的商品,总会卖得出去的。况且税收多了也讨好了朝廷,只是苦了百姓罢了。”叶知秋深深叹了口气。
叶知远道:“那他们把价格提高了,百姓可以不买他们的呀。”
叶知秋苦笑道:“哥哥呀,不买他们的买何人的呀?官府一放盐引,都是被这几个大盐商取得的,平常百姓哪里有财力跟他们斗?他们之间又协议好了的,可不就是被他们囤积起来了呗,想放多少数量到市面上,想定多少价钱,全由他们说了算。”
叶知秋可不知道,囤积居奇这种情况放到现代叫垄断,就是一个人或一个集团控制了某种商品,这种商品的流通、定价全部由这个集团说了算,所以现代的法律中有个反垄断法来保障市场的正常运行,可惜古代并没有。
叶知远只是个捕头,他哪里知道商人的这些门门道道,便问道:“那能怎么办呢?”
叶知秋想了想,道:“两个办法,一是增加新的力量,打破由他们说了算的局面,二是离间他们,让他们互相竞争,那么价格就会降下来。”
叶知远道:“离间他们不太可能,因为这几大盐商一向是以山海帮马首是瞻的,其他几个盐商也没有能力与山海帮斗。至于增加新的力量嘛……”
“怎样?”
叶知远笑道:“难怪章大人夸你有想法呢,跟他不谋而合了。”接着压低声音说道:“大人已经在这洪泽湖的边上选了一块盐碱地,打算新增加一个制盐场,也有合适的经营人选了,等盐量产后,必定能把盐价降下来。大人说了,以后人人都不用捱贵盐。”
“真的?”叶知秋喜上眉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