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几天雨,空气沉又闷。好不容易盼来天晴,你赶紧将屋里所有的被褥拿去外头晾晒。
「芷丫头。」屋中传来苍老的叫唤。
「师傅。」还在撑晾被子的你朝里头应声,加快手边动作,「我在院子晒被呢。」
片刻,一位满头白发的老者从屋里出来,身形佝偻,步伐却一点也不蹒跚。
「今个儿我会到隔壁镇出诊,届时在那待几日,就不必准备我的吃食了。」
「出诊?」你走到余老面前,带着期盼的目光问,「师傅,此行我能否跟您一道......」
未待你说完,这位脾气有些古怪的医道圣手便朝你摆摆手,「下次吧阿芷,你道行还没到呢。」他抬首看着暄暖的yAn光开口,「好不容易出日头,赶紧将前些日子没晒的药材拿出来晾一晾,这事就交给你了。」
你本再想开口替自己争取机会,可转念一想,认为余老说的也没错,歛起落寞的神sE,你徐徐答,「......是。」
你在师傅身边不满一个月,学到的东西不多,太心急未必是好事。不如留守在家多读些医书──余老指名的医论典籍,你有许多都没来得及看完。
将他老人家交代的事情处理完毕,你从後厨中随意拣几个瓜果放入竹筐,就背着它出门去了。
余老选择避世的山并非崇高峻岭,山路不险。你沿着小道走,一边分神想着南方的故土。
太子的通天桥是在去年建成的,当时你们一家早已离开乌庸国,一路发生许多事,当时前路扑朔的你并没怎麽注意故国的消息。
如今乌庸情况惨烈,太子殿下的确成功建起桥梁,可要一人面对争先恐後的千万苍生,到底太过吃力,最终桥塌、人亡。
你先前还是把通天桥一事想得太简单。
据说铜炉山仍不断活动,不只毁灭X的天灾,更是接踵而来。内部的难民与叛乱,他国的入侵与征战,经此乌庸元气大伤,现如今举国动荡,民不安枕。
人人都道此事乃乌庸太子引的祸,若非他自视清高,不愿让朝廷开疆扩土,执意要建通天桥渡人,岂会有後续这一连串惨淡?因为他的一意孤行,使得乌庸全盘皆输。
听闻这些消息,你只能叹息。太子殿下初衷定是想救子民於危难,无奈最後弄巧成拙,仅见结果的百姓不得找个怨气出口?於是他就成了众人群起而攻之的对象。
可平心而论这件事真全能怪罪他?所谓弄巧成拙的过程中,亦有不少因果与众人息息相关,人心聚,殿下则强;人心若散,殿下的力量便会式微。此事真想要论是非对错,也未必能理清。
铜炉山之祸非同小可,必然惊动神界,坊间开始流传,乌庸太子仙籍被除,今朝不过是一介凡人。也不知殿下现今如何?
不到一柱香时间,你便到了目的地,那是一间残旧的小观。
此刻,这小得可怜的观外站着一位身形挺拔的青年,然,背影却有几分难以言喻的萧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