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星辰文学>玄幻奇幻>从不学乖BY苓枝 > 第四十零章-学习1
    1大家都在为了学习做什么🕒🉀(现状)——为了保研而奋斗!?🐯/p

    我是学社会科学的,理工科可能情况有所不同。我们这代大学生🅰🊋🎰对于“保研”二字似乎异常敏感,提及保研往往竖起耳朵生怕错过了什么。在我们大学,保研成绩=80gpa+10学术科研+10学生工作。我想你可能猜到大家再忙些什么了,想“好好学习”的同学们很多都在为了各部分被加权的百分比努力。我想,可以将他们的学习称作“学以致用”了吧。/p

    请注意(尤其是学社🁦会人文学科的同学们):/p

    (1)所谓gpa(学分绩):仅仅是衡量你的真实学习水平的一个微弱的参考指标。取🅥得一个不理想的成绩绝不代表你的努力=0,那些取得高成绩(我们这统称40)的无非是擅长于考试罢了。我一直以为:只🅎🅜🇜为gpa而学会忽视学🝰🎱🔸问本身的价值,而缺乏对学问的一种尊重的心态。/p

    (2)所谓“培养科研能力”:/p

    a关于“大学生创新实验”的一类,如果它占用了你很长时间,你感觉相较于读书从这里收获甚微的话,做一次就可以了。大学里的各种科研活动(尤其是社会科学,在我们这体现为各种“创”),在我看来,最大的收获是能和三四个靠谱的小伙伴一起合作的时光,繁重的事务最能考验一个人品质,度过“选题-找老师-写提纲-最终作品稿”这样一段时间,合作的伙伴之间的感情非常的坚固,其间的苦辣酸甜会是大学生活中非常珍贵的财富。不过,这并不代表你可能从中收获多少知🃑🗉识,或是自己的努力会与结果有多么强烈的因果关系,反而相反。一个没有学民法的学生如何做金融法的研究?你的专业知识究竟能对最后的调研结论能有多大的作用?恐怕这种创新计划的形式意义远大于实质意义了。所以,决定之前请慎重思考:花费如此长的时间做出的含金量几乎为零的成果,即便从中收获了友谊,可浪费的多少宝贵的时间学习你本该倾心学习的专业知识呢?我看到太多的身边的同学,忙忙碌碌于大创小创、社团工作,忘记了大学本本在专业的学习😰。大二下学期男神民法老师激情澎湃的讲授,能有多少🇮🛾人认真在听而没在微信朋友圈淘宝虎扑篮球打2k以及其他各种繁忙的事务?舍本逐末也。以至于有一天想要好好学习的时候,忽然无所适从了。/p

    b本科阶段在一级刊物发表文章?私以为不要为此做过多的努力。必须承认,很多人在社会科学的思维能力上很有天赋,可是,想达到在一级刊物上发🎗👒表文🂖🎯🔤章的水平却仍需相当功力的积累。否则易陷入一种盲目,囿于自己的小天地而不知🝰🎱🔸山外之山,自以为掌握了学科的精髓与奥妙,却不知学问无止境,现实中的问题层出不穷,理论、规则、实践的矛盾绝无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p

    2对学习应持的⚉🏡⚉🏡态度:一定要脚踏实地做学问,摒弃分数等杂念,切记分数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真实水平!/p

    从小到大,成绩、排名是每一个学生、家长、老师头脑中极为重要的评价学🌯🂪👪习的因素。以至于到了大学,这样的惯性依然存在深刻的影响着我们对于学习的态度。一个简单的区间为[0-4](我们学校gpa算法)的数字,深刻的改变着你我以及周围人的行动。在我观察看来,大多数人的态度是🐵这样的:/p

    (1)选课:“给分好吗?”a虽然老师讲的很好,但给分不好的不选。b只要给🚄分好,即使是大水课也要选。c最好不点名没作业期末考试一篇论文。(2)上课:a必修课给分好的水一水懒一懒也不会影响成绩,想听的时候听一下;给分不好的赶紧下课问老师问题让老师对自己有印象,为了和老师搞好关系而给老师发邮件问问题,可这些问题自己没有深入思考,或是只要稍稍读一点文献就可以明白。b选修课好玩的听一听,难懂🊃的就算了吧。一节课能有一半人在抬头看你老师讲就不错了。为此我为那些认真备课学问人品俱佳的老师由于学生的堕落造成的课堂效果感到很是心酸!可没有办法,听与不听、来与不来是学生的权利,既为权利则可行使也可不行使,他人🃝无权干涉。(3)考试:尤其社会学科,在考试前疯狂刷夜突击(当然我不反对,我反对的是平时不学就靠期末背)。可是,就应付考试而背的东西,记得越快忘得越快,原因在于记忆的时候并没有深入思考这些概念、原理、规则内在的合理性,究竟要解决现实中的什么问题(对法学尤甚)。应持的态度:/p

    很是喜欢上帝指使老师(嘛嘛大学法学院刑法教授)的一段话,特此摘录供各位参考:上帝指使老师在《天朝法学家访谈录》中对法科学子说道:“选择一项你爱好的事业作为今后的工作,这样你就不会怕苦、怕累。希望同学们能抵制生活🉚🇷🝈中的种种诱惑,不要盲目跟风,应有自己的主见与个性;一定要多百~万\小!说,多了解社会,多思考问题。一定要脚踏实地做学问,摒弃分数等杂念,切记分数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真实水平。真正优秀的学生,要掌握良好的法律思维和解释方法,这是需要通过自己的不断摸索与实🉚🇴🜰践得到的。最重要的是,要具备法律所要求的正义感,要把法律的正义变成自己心中的正义,把正义的法理念,变成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p

    每当纠🈯结于期末考试影响的gpa、大学应当做些什么时,我就把张老师的话拿出来读一读,心情便好了很多,义无反顾的沿着自己的足迹继续前🙁🇙行。/p

    别为了一个高的分数而选课。只要这是一个有真才实学、认真备课讲课、能从中有所收获的课都纳入我的选课与听课🞋💥范围。那些没选上的课只要时间和身体允许,我都会去听一听。有些课(法学中的一些极重要的部门法,比如民法和刑法)一😧年的时间不可能把它搞明白,头脑中还存在很多逻辑不连贯与矛盾之处。再去听一听别的老师的课也是我的选择。🅓🆉/p

    别为了为了一个高的分数而特意给老师发邮件(来让老师知道我的名字)。🌯🂪👪如果一个问题思考成熟,经同学讨论无果(对方不能说服我或他也有同样的疑惑),我会选择下课去问,节省时间又能清楚的表达疑问、思考解答、再提出疑问、再思考解答,在一个反复的纯粹的知识的交流中释疑解惑,别去在乎那些纯粹的学问之外的东西。/p

    别为了一个高的分数而疯🛝🝓🊰狂刷夜不顾健康。并不是真的对考试多么胸有成竹,相反我一度怀疑自己应对考试的能力。也不是我多洒脱而做到“视保研为粪土”,而是觉得刷夜去应付考试或许得不偿失。熬夜对身体的损害实在不小,同时又是一个被时间催赶完成任务迅速记忆的过程,我又不喜欢。把脑子里的东西串一串,写在卷子上就好了。我的体会是:当你不那么在意分🏁🗇🙡数🐿🅫🉠的时候,考试时没有那么紧张,不会为考试的后果而担心,反而可能会把你的真实水平反映在成绩上。/p

    谢谢诸位的点赞。知乎这样一个地方让我整理一下自🔍⚺己的想🗁😭法,落成文字,同各位分享。时间过得真快,这半年发生了很多故事。我不知道,当以后重新看自己的文字而诚实地面对自己时,会对我曾经写下的看法抱有一种怎样的心情。时间真的有种魔力,曾以为会永恒不变的东西在生命的洪流中时隐时现终而消失,曾经以为永远不可能发生之事无可逃避的发生在自己身上,人还是不能太自信、太倔强。我接受上帝为命运所作的安排,我相信上帝造人带着他独特的思考。/p

    (二)🈯读书:了解知识、丰🕒🉀富思想的有效途径/p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话永远不过时。百~万\小!说有两种,一类是不得不读之书,比如需要考试、为专业所需,一类是兴趣所在之书,兴🍉🆍趣因人各异。兴趣所在若能与专业之书重合,那便很幸运了。读什么闲书最能反映一个人的性格、偏好、品味,看一个人的书架便能大致了解这个人。不建议将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专业书上,选择一些高🌻🄐质量的兴趣所在的好书去读。/p

    二、感情:它恐怕🟇🛀🙐是世界上最难让人琢磨明白的事了/p

    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就是改造世界的过程🄹🂚,每个人对世界的看法都不免带有主观认识上的局限性。感情更是如此,每个人的经历和体会都千差万别,对感情的理解大不相同,我只能⛲聊聊我的经历与看法,正在读这篇回答的你也许会有同感,也许不赞同我的提法。我觉得都是好事,这正说明我们是独立的有个性的个体。我宁愿把我接下来的聊的想法与故事作为对自己心情的打扫与整理,那儿已经很久没人进来过了,满落灰尘。不过这也许已经超出题主的问题了。/p

    关于感情,上帝指使先生的见解比我深刻的多,从《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到《善良丰富高贵》,总是能读到一些颇让人回味的提法,但那需要安静地、信任地、平等地的心灵交流,⛓🙻🏡善意地去理解作者的提法与人生经历,也许会🁪🈪🁈发现,上帝指使先生对人生的思考还是相当深刻的。在如此热闹的世界中,与周国平先生真正有共鸣⚵的读者似乎不多了。我曾和很多人聊过或者推荐过他的书,得到的回应寥寥无几。我想这没有是非可言,高下之分,每个人观察世界的角度不一样而已。/p